央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白杰戈)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以往需要当面完成的求医问药,有一部分也可以通过医疗机构的互联网诊疗服务来实现。不过与此同时,一些互联网直播平台上,也有医生以“直播问诊”的形式开展视频直播,据媒体报道,甚至有医生将自己日常面诊的过程在网上直播。这样的做法与通常的诊断和科普之间有怎样的界限?又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在互联网视频直播平台上,可以看到直播问诊的医生。记者观察发现,大部分这样的直播把镜头对准医生,与医生远程通话的患者只出现声音,部分医生还会避免提到患者的全名等信息。本篇报道中,记者对以下患者的声音做过处理。
患者:大夫可以看到我的报告单吧?
医生:我看到了,名字后面有个ling字是吧?
患者:对。
医生:我看到了。现在这个报告是这样的……
根据直播平台的规定,医生还会避免在直播中作出某些具体的诊断。
患者:这边的大夫让我做切除手术,您看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呢?
医生:你今年34岁,如果要把甲状腺体拿掉,伤害太大了,我看一下,稍等一下……这个还是可以把你右侧的甲状腺保住,把结节消掉。
患者:做消融手术还是侧切?
医生:因为我直播间里面没办法直接回答你,这些敏感词没办法说,但是在这里我可以告诉你,你可以把甲状腺完好无损地留下来。这样,你私信问,我回答你好不好?
患者:好。
记者以咨询的名义拨打直播画面中的手机号码,接电话的男子自称是直播医生的助手。他表示,直播主要是科普和宣传推广。
助手:像我们这边一般都是建议到院面诊的,他们有的是单纯问一些甲状腺方面的问题,我们帮他回答一下。我们是直播推广,了解知识,有的患者想过来看病。
记者:有点电商“引流”的意思?让大家知道这个地方,可以来。
助手:是的。
助手介绍,医生有执业资格,是用自己本职工作以外的时间做直播。
助手:他有时候是下班过后会直播。面诊的过程是不会直播的,每个星期可能会直播几场。这几天他不在,出去坐诊交流去了。
记者:这会儿在直播的不是他的现场?
助手:这会儿是之前的录播,是给一些患者科普的。
《法治日报》引述消息报道,也有部分医生将自己在医院坐诊的现场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播,引起争议。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华卫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邓利强表示,医生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做科普,应该支持,但是“直播问诊”的方式并不适合用来做科普。邓利强介绍:“如果我们在诊疗的过程中跟患者进行交流,首先这不是一种科学的科普方式,因为一个病有一个病的特点,不具有普适性。再加上医患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私密性,这种行为显然是违反医患关系私密性的。”
邓利强说,即便只出现患者的声音,也可能被某些观看者识别,存在泄露隐私的风险。一位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告诉记者,本职工作之外,她和同事只会在有资质的互联网医疗平台,通过语音和图文方式回答患者提问,不会视频直播问诊,线上开具的药方也要经过执业药师审核。
这名医生日常还通过自媒体发布科普内容,她表示,个人开设自媒体账号需要向医院报备,内容中也尽量不出现医院的名称。
2019年12月发布的“健康科普视频洞察报告”显示,92.1%的受访用户看过健康科普相关视频,同样有九成以上的医生表示对生产健康科普视频有兴趣。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律师布和表示,目前有不少医生通过互联网平台成为“网红”,以此赚取平台支付的报酬,或者吸引患者到其线下门诊就医。但医师的执业行为在法律中有明确限定,获得本职工作之外收益的来源是健康科普还是在线问诊,应当区别对待。布和说:“执业医师作为注册在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专业医师,应严格在执业机构中执业。作为‘网络红人’在网络平台中科普健康医疗知识,并不被法律所禁止,因此产生的报酬应作为其业余收入。但因以注册医师名义在网络中开展诊疗活动而获得利益时,应当被法律所限制。”
对于部分医生在视频直播中提及具体药品、医疗器械或保健品的现象,布和表示:“医师作为医疗行业的专业人士,在未经亲自对患者诊疗的情况下,不应在视频或网络上贸然介绍和宣传任何药品及器械,以免对普通大众造成误导或导致其对药品和器械使用不当,发生事故。另外,医师介绍、推荐药物、医疗器械等,难免有为药物、医疗器械生产厂商背书的嫌疑,如发生产品质量问题,可能会对医生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承担相应的责任。‘触网’医生对待执业商业化变现应持谨慎态度,对于商业带货,直播打赏、付费咨询等知识变现形式,应充分考虑执业风险。”
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华卫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邓利强表示:“处方药是不允许以这种方式销售的。二类医疗器械是要有备案资格的人,三类医疗器械更需要审批的资格。而当我们谈到保健品的时候,它其实是不能宣传疗效和药用价值,以及对疾病的治疗的。医生如果纯粹是收入的原因,我们希望考虑医生的薪酬制度改革,让医生回归医疗。”
编辑:高杨
专题
更多>>
1.本文由泰国康民医院中国办事处生育力保育中心整理的文章,包括原创、翻译、改编、转载等内容,版权一律归原作者以及出版单位所有;
2.如果作者已经单独授权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同意本站转载的文章,我们将在收到来信的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请提供您的版权相关证明);
3.本站涉及病症、医学诊疗、药物内容时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医治和用药依据,具体请在执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操作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