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性不孕检查时间(不孕检查卵巢功能什么时候查)权威音视频

时间:2023-07-25 06:42:09浏览量:106

根据卵泡发育过程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可分为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三个阶段。以人卵泡为例。

测排

在所有测排卵的方法中,目前最为准确的是阴道B超监测法,它不仅可以测出两侧卵巢中是否有优势卵泡,同时还能测出优势卵泡的大小、子宫内膜的厚度等,不过这种方法一般只有患者确实需要时才使用,“比如有些宫外孕的女性,左侧输卵管已经被切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她的左侧卵巢排卵,是无法怀孕的,因此可以通过做B超观察是哪一侧卵巢排卵”。 “用B超监测卵泡,最好找固定的医生监测,”当医生从某个角度观察到一个优势卵泡时,下次再从同一个角度去监测这个卵泡的发育情况会更好,“不同的医疗机构,不同的医生,判断都可能出现差异。”滨城区人民医院超声诊疗科卢荣波

尽管B超监测卵子是目前最准确的方法,但排卵只是受孕成功的要素之一,即使监测到卵子发育成熟即将排出,也不一定能保证在当时“播种”就百发百中,“除了身体条件之外,心理因素也很可能影响受孕的过程”。

标准

优势卵泡的标准是怎样的呢?生长卵泡(growingfollicle)初级卵母细胞增大,细胞内发生明显的RNA与蛋白质的合成。卵泡细胞变成立方或柱状后,迅速增殖成多层。在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间形成一层厚膜,称透明带(zonapellucida),为凝胶状糖蛋白复合体。电镜下可见卵母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和卵泡细胞的突起伸入透明带内,这有利于卵泡细胞将营养物质输送给卵母细胞。透明带在与精子种的识别上及阻止多精入卵均具有重要作用。卵泡细胞继续增殖,卵泡细胞间的小腔隙渐融合成一个较大的卵泡腔,腔内充满卵泡液,内含透明质酸、雌激素和营养物质。优势卵泡的标准随卵泡液的不断增多和卵泡腔的继续扩大,卵母细胞及其周围一些卵泡细胞被压挤至卵泡的一侧,并突向卵泡腔,称卵丘。其余构成卵壁的卵泡细胞密集排列成数层,称粒层。紧靠透明带的一层柱状卵泡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卵泡周围的结缔组织形成两层卵泡膜,内层细胞多,富含毛细血管,内层细胞与卵泡细胞共同完成分泌雌激素的作用;外层纤维多。从青春期开始,每个周期有数个至十数个卵泡生长、发育,但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偶有两个,其余卵泡均闭锁。

医学上优势卵泡

医学上所谓的优势卵泡在超声上大小超过10mm,而不超过18mm的卵泡。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卵泡期,在雌激素作用下。通常有几个卵泡相继发育,逐渐长大,我们通过B超监测,发现在近排卵期,这些卵泡中总有一个个头最大,且在它破裂排卵后其它卵泡相继被吸收消失,我们把这个头最大、发育最成熟的卵泡叫作优势卵泡。如果月经正常为30天,在月经第十天起卵泡长到1.0以上可算为优势卵泡。

优势卵泡在不育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它是指导我们进行不育治疗的航标。

意义

卵巢性不孕检查时间(不孕检查卵巢功能什么时候查)权威音视频

卵巢最主要的功能是产生卵子。发育良好的卵泡和准确的排卵日期为优生优育奠定了基础。在不孕症的诊断过程中,常常需要监测卵泡,目的是看看有没有正常的卵巢生长、发育、排出等。监测卵泡这种检查看来比较麻烦,但非常重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监测卵泡检查方法:一般情况下,自月经周期的第8天起,每2天B超监测1次,当发现卵泡直径达17毫米时,应该改每天监测1次,当卵泡发育成熟直径达20-23毫米时,必要时每天测2次,直至排卵为止。B超探头频率3.5MHz每次监测,观察双侧卵巢大小、形态,记录卵泡数量、大小,月经第几天等。

应用B超监测排卵,对于月经周期规则、基础体温双相的不孕妇女,往往以为卵泡发育正常而忽视对其进行进一步检查,实际上,这类病例中卵泡发育和排卵异常是比较多见的,运用B超监测育龄妇女,特别是不孕妇女卵泡发育详细情况,确认其有否卵泡发育成熟、有否排卵及排卵时间,为临床对症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是十分重要的。

成熟

有排卵周期的卵巢及卵泡表现。成熟卵泡的特征,B超监测最大卵泡出现在月经10-16天,卵泡直径20mm,呈圆形,壁薄,向卵巢的一侧突出,内部透声好,一般在10小时之内排卵,排卵时间在月经第12-18天内为多见,少数可在20-30天。

排卵后特征:卵泡壁部分塌陷,边缘皱缩呈锯齿状,内有许多细弱光点,子宫直肠隐窝内可见液性暗区5-15mm,一般在排卵1天后消失,在此前后时间同房怀孕成功率高达90%。

不排卵周期的卵泡:黄体化卵泡不破型比较常见,B超监测见优势卵泡形成后,卵泡继续增大,卵泡最大者可达50-60毫米,包膜由薄渐厚,界限渐模糊,囊泡张力减低,囊内渐变为不均匀光点回声,一般情况下,直到下次月经周期中消失。但也有少数患者持续存在3个月后消失。

标签:卵巢性不孕检查时间

特别声明:
1.本文由泰国康民医院中国办事处生育力保育中心整理的文章,包括原创、翻译、改编、转载等内容,版权一律归原作者以及出版单位所有;
2.如果作者已经单独授权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同意本站转载的文章,我们将在收到来信的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请提供您的版权相关证明);
3.本站涉及病症、医学诊疗、药物内容时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医治和用药依据,具体请在执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操作和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