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稍外突肿瘤(子宫肌瘤外凸什么原因)本月已更新

时间:2022-12-19 00:00:19浏览量:116

今天给各位分享子宫稍外突肿瘤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子宫肌瘤外凸什么原因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试管流程:

子宫上长了个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您好,我是柯南吧百柯全说的团员,收到您的求助,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_^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30~50岁,以40~50岁为多见,20岁以下少见。据统计约有1/3的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子宫肌瘤,常因子宫肌瘤小,无症状,不做妇科检查而未做诊断。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小,对月经无明显影响时,可以暂时不做治疗。绝经后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子宫和卵巢要萎缩,肌瘤也会相应缩小,但需做定期检查。如果子宫肌瘤逐渐长大,有些肌瘤可以影响月经,出现月经量明显增多,月经期延长,易引起贫血。或者肌瘤发生变性,就需要及时治疗。子宫肌瘤恶性变的比较少。

观察白带可自检子宫肌瘤,,感觉疼痛,

腰背酸痛、下腹坠胀等症状,肌瘤蒂发生扭转或肌瘤红色变性及恶变时,可出现剧烈腹痛。

子宫肿瘤的早期征兆是什么?子宫肿瘤如何预防复发?

子宫肿瘤早期征兆有很多,包括阴道出血、阴道出现异常的分泌物、下腹疼痛等。

1.阴道流血

女性在出现子宫肿瘤之后,常常会出现阴道流血的情况,但是流量很少,不易被人察觉,所以很多人对这种情况都没有引起重视。而且子宫肿瘤还会导致女性出现月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月经紊乱的情况。

2.阴道出现异常的分泌物

子宫肿瘤除了会造成女性出现阴道流血的症状之外,还会导致女性的阴道出现血性液体或者脓性分泌物,并且常常还会伴有恶臭。

3.下腹疼痛

随着病情的发展,子宫肿瘤会逐渐导致患者出现下腹疼痛的症状,这种情况会使患者非常的痛苦。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这种情况还有可能会造成宫腔积脓,导致炎症感染。

若出现以上征兆,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及早进行正规治疗。

子宫肿瘤是怎么回事

病情分析:

您好:1、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 35~50岁。据资料统计,35岁以上妇女约20%发生子宫肌瘤,但多数患者因肌瘤小、无症状,而未能发现。

2、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子宫肌瘤的典型症状为月经过多与继发贫血,也有一些患者可无自觉症状。肌瘤的症状一般与股瘤生长部位、大小有密切关系。

(一)月经增多

多发生于粘膜下及肌壁间肌瘤,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引起流血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因雌激素作用至子宫内膜增生,肌瘤妨碍子宫 收缩,并影响血循环而使内膜充血。由于长期流血,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二)下腹部包块

当浆膜下或壁间肌瘤增大超越盆腔时,患者多能自己扪及包块而去医院就诊,可伴有 下坠感。

(三)压迫症状

位于宫体下部及宫颈的肌瘤,如嵌顿于盆腔内,可压迫盆腔组织及神经,引起下腹坠痛及腰背部酸痛。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长,可压迫膀胱、尿道或直肠,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或便秘。当肌瘤向两侧生长,则形成阔韧带肌瘤,其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或 肾盂积水;如压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

(四)疼痛

比较少见,除因盆腔神经受压有疼痛外,带蒂的粘膜下肌瘤在宫腔内引起宫缩而产生疼痛,当肌瘤阻塞宫颈管,妨碍经血外流,可引起痛经。当带蒂的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发生于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或感染时,均可引起较剧烈之腹痛。

(五)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

浆膜下肌瘤一般不影响受孕,当位于子宫角的壁间肌瘤压迫输卵管间质部以及粘膜下肌瘤引起子宫内膜感染,肌瘤并发子宫内膜增生时,均可引起不孕。若能受孕,有时可因供血不足或宫腔变窄而妨碍胎儿发育,引起流产及早产。当妊娠足月时,尚可因宫腔变形至胎 位不正,且肌瘤可妨碍宫缩,引起难产及产后出血等。

3、子宫肌瘤的治疗

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肌瘤大小、生育情况及全身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考虑后再 作决定。一般采取下列不同治疗措施。

(一)随访观察

对肌瘤小于妊娠 8周,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妇女子宫小于妊娠12周大小,月经正常,无压迫症状者可暂时观察。坚持每3个月复查一次,一般在绝经后肌瘤可逐渐萎缩。在随访期间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二)药物治疗

对月经量多而子宫增大约 8周妊娠大小患者,在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内膜癌后,可采用雄激素治疗。雄激素有对抗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萎缩,使子肌层及血管平滑肌收缩,减少出血量之作用。

子宫稍外突肿瘤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子宫肌瘤外凸什么原因、子宫稍外突肿瘤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子宫稍外突肿瘤

特别声明:
1.本文由泰国康民医院中国办事处生育力保育中心整理的文章,包括原创、翻译、改编、转载等内容,版权一律归原作者以及出版单位所有;
2.如果作者已经单独授权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同意本站转载的文章,我们将在收到来信的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请提供您的版权相关证明);
3.本站涉及病症、医学诊疗、药物内容时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医治和用药依据,具体请在执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操作和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