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会得子宫内膜异位症(18岁得子宫内膜异位症正常吗)本月已更新

时间:2023-02-28 09:49:09浏览量:20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18岁会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18岁得子宫内膜异位症正常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试管流程:

子宫内膜异位多大年龄会得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生育年龄的特有疾病,只发生在青春期后至绝经期前的患者。绝经后一般病灶会自行消失。为良性疾病,但有恶性行为。也就是说该病有复发和转移的特点。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之间,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管理很重要

有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每次来月经都会有腹痛,而且腹痛一次比一次严重:

家里人都觉得,小孩子痛经不会有什么大事儿。

有一天:

上 体育 课跑步的时候,她突然出现剧烈腹痛,不能缓解,伴随有恶心呕吐。老师把她送到了医院,做B超检查提示左侧附件区(输卵管和卵巢区域)有一囊性包块,内可见细密点状回声,盆腔子宫直肠腺窝可见液性暗区,也就是盆腔有积液。做了急诊手术,发现是这样的:

盆腔里有咖啡色液体,左侧卵巢增大。

医生告诉她家长,小姑娘得的病是“卵巢巧克力囊肿”,也就是 子宫内膜异位症 。

小姑娘也会得妇科病,家里人觉得很奇怪。

其实,青少年也会得子宫内膜异位症,而且会逐渐进展,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影响生育能力,造成不孕。所以,必须重视。

痛经;

卵巢巧克力囊肿。

一般来说,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很少会发生内膜异位到直肠、膀胱等部位的。

注意:

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要警惕合并 梗阻性生殖器官畸形 如阴道闭锁或阴道斜隔综合征的可能。

1、控制疼痛:

16岁以下的青少年,首选短效口服避孕药;

16岁以上的青少年可以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

注意:

疼痛严重的,可以选择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

GnRH会引起骨质丢失,也就是说如果青少年的骨骼发育还没有到达顶峰,使用这个药就会有潜在的影响,所以,16岁以上才建议使用;当然,不管年龄多大,还是 首选短效避孕药 为好。

2、治疗囊肿:

单侧小于4cm的,可以通过口服避孕药、镇痛药来控制疼痛、减慢病情发展;

单侧大于4cm的,首选腹腔镜手术治疗。

注意:

如果双侧均有囊肿,手术可能会影响卵巢功能,一定要选择有经验的医生;

囊肿即使做了手术,复发率也不低,术后要给予药物辅助治疗,减少复发。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目的都是为了 保护生育、延缓进展、预防复发 。

3、长期管理:

青少年为什么会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以下几种学说:

1.遗传因素 统计资料表明,某些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在同家族中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者的7倍,可能是多因素遗传的影响。

2.体腔上皮化生 女性生殖系统上皮、卵巢生殖上皮及盆腔腹膜均起源于体腔上皮,在炎症、创伤或持续卵巢激素刺激下可被激活衍化为子宫内膜组织而形成内异症。

3.子宫内膜种植

(1)经血倒流

(2)淋巴及静脉播散

4.免疫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是患者免疫力低下、清除盆腔活性子宫内膜能力减低的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也可能与免疫耐受有关,机体把异位子宫内膜当成自体组织而不进行清除。

18岁女孩为什么会子宫内膜异位?

做腹部B超基本可以确诊,一般内异症的症状撇开性交不适就是下腹痛,痛经,不孕,月经异常。而且那种痛经有个特点,就是一次比一次痛。内异症的产生原因有很多的,比如经血倒流,淋巴及静脉散播,遗传,免疫,炎症等等。未婚少女现在只能用药物治疗,一般,16岁以上性成熟的青春期患者可用GnRH-a治疗,建议去医院去看一下

18岁为什么会得巧克力囊肿

巧克力囊肿属于代谢性疾病不分年龄段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受体内女性激素的影响,每月脱落一次,形成月经。如果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异位囊肿,这种异位的子宫内膜也受性激素的影响,随同月经周期反复脱落出血,如病变发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经期局部都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这种陈旧性血呈褐色,粘稠如糊状,似巧克力,故又称“巧克力囊肿”。这种囊肿可以逐渐增大,有时会在经期或经后发生破裂,但很少发生恶变。早确诊早治疗。

关于18岁会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18岁得子宫内膜异位症正常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18岁会得子宫内膜异位症

特别声明:
1.本文由泰国康民医院中国办事处生育力保育中心整理的文章,包括原创、翻译、改编、转载等内容,版权一律归原作者以及出版单位所有;
2.如果作者已经单独授权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同意本站转载的文章,我们将在收到来信的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请提供您的版权相关证明);
3.本站涉及病症、医学诊疗、药物内容时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医治和用药依据,具体请在执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操作和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