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备孕需要注意什么事项(男女备孕需要做些什么准备)本月已更新

时间:2023-03-14 04:56:07浏览量:133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男女备孕需要注意什么事项,以及男女备孕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试管流程:

准备怀孕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孕前准备就是孕前三个月在生活、饮食、心理、身体检查等诸多方面做规划,从而使备孕妈妈的卵子和备孕爸爸的精子质量尽可能达到最优,孕育健康、聪慧的宝宝。孕育宝宝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责任孕育健康宝宝,做好怀孕前准备工作非常重要!除了饮食均衡、作息规律、告别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外,备孕男女还有一下的准备工作要做。那么准备怀孕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准备怀孕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1、慎饮食、调起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孕前3个月,要注意饮食多样化,加强营养,养精蓄锐,为夫妻双方备好良好的精子和卵子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尽量不熬夜,早睡早起;根据自己的喜好,因地制宜地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如晨起慢跑、打羽毛球、晚间散步,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2、避免不良干扰因素的伤害。卵子在从初级卵细胞到成熟卵子时的14天内最易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女方在怀孕前20天内不宜服用一般药物,不宜大量饮酒,也不宜接受X线检查及有毒化学品等不良因素的刺激。由于内服避孕药物的排泄速度较为缓慢,采用避孕药避孕或夫妻一方因病长期服药的女性应在孕前6个月时开始停药。特别是那些在有毒化学品等重度污染环境下工作的男女应提前离开这样的环境,以免对精子、卵子造成伤害。

3、学习相关知识。夫妻有意识地学习相关的性知识、孕育知识和胎教知识,了解如何才能怀孕及妊娠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特殊生理现象,如早孕反应、胎动、妊娠水肿、腰腿痛等。当出现这些生理现象时,能够正确地对待,避免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慌。

4、重视孕前检查。孕前检查一般建议在孕前3-6个月开始做检查,包括夫妻双方。女方的孕前检查在月经干净后3-7天之内进行,注意检查前避免同房。女性孕前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妇科B超检查、弓形虫筛查、肝功能检查等;男性孕前检查项目主要包括ABO以及RH血型检查、HIV、肝炎全项、肝功能检查、精子质量和数量的检查、染色体检测等。

女性的备孕准备工作

1、补充叶酸:即使日常饮食均衡,也很难保证你从中能获得所有必需的营养物质。中国育龄妇女体内叶酸缺乏比较普遍,这一点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

2、告别烟酒及药物:如果你吸烟或吸食毒品,请及早打住。大量研究显示,吸烟和毒品会导致流产、早产和低体重出生儿。

3、拒绝咖啡因:研究显示,摄入过多的咖啡因会阻碍铁的吸收,同时,也会增加胎死宫内的风险。

4、控制体重:如果你的体重在正常标准范围内,你的受孕几率就会更高些。

5、检查牙齿: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牙周疾病(影响牙龈和牙周骨组织的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早产和低体重出生儿。

6、孕前检查:孕前检查能帮助你在怀孕前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和避免潜在问题,将身体和心理都调试到最佳状态。

7、计算排卵日:从月经到排卵前的这段时间,你的体温会比较低。等你开始排卵时,你的体温会迅速升高0.3~0.5℃左右。

备孕有哪些注意事项?

备孕期间的注意事项有很多,比如说不要喝酒,不要抽烟,男女双方都要遵守的,还要注意不要熬夜,不要生闷气,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同时要控制好自己的同房次数,在排卵期安排隔天同房即可,不要房事过重。

意见建议:在备孕期间要注意营养均衡的饮食,不要吃一些辛辣的食物,要注意适当的活动,在备孕期间可以服用叶酸片,有助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还要注意备孕期间避免接触放射性强的东西,及时戒烟和戒酒。

男女备孕注意事项

男女备孕注意事项——男性备孕注意事项

1.避免持续高温

睾丸一般比体温低1~2℃,它的最佳工作温度为35℃,若男性睾丸长期处于持续高温状态,会抑制健康精子的生成。男性备孕要少蒸桑拿、泡热水澡、骑自行车、久坐不动、穿紧身裤等,从事厨师、冶金工业等高温作业的男性,要做好日常降温工作。

2.戒烟戒酒

吸烟者中正常精子数减少10%,且精子畸变率有所增加,吸烟时间越长,畸形精子越多,精子活力越低。同时,吸烟还可以引起动脉硬化等疾病,90%以上的吸烟者,阴 茎血液循环不良,阴 茎勃起速度减慢。而过量或长期饮酒,可加速体内睾酮的分解,导致男性血液中睾酮水平降低,出现性欲减退、精子畸形和阳痿等。因此,为下一代的健康出生,应尽量做到戒烟禁酒。

3.保持充足睡眠

机体各项功能正常工作需要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的男性,整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都很差,生育水平也较低,男性备孕要按时休息,晚上11点前睡觉,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经常失眠或者睡眠质量不高的男性,要注意调整好身体,必要时去医院接受治疗。

4.锻炼身体

坚持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患男科疾病的几率,运动还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健康精子的生成。另外,适度运动有助于舒缓压力,让男性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积极备孕。运动贵在坚持,备孕男性一周运动3~4次,每次1~2小时为宜,可根据个人情况改变运动量。

5.远离有毒物质

毒 品、化学药物、辐射、激素、重金属等毒害物质是精子杀手,长期接触可对男性生殖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应尽可能的远离。从事相关工作的男性,最好停止接触3个月以上再考虑受孕。

男女备孕注意事项——女性备孕注意事项

1.做好孕前检查

孕前检查同时值得注意,主要检查的是:生殖系统,确定是否有妇科疾病,若是有,则需要先治愈再怀孕;妇科内分泌检查,主要是针对月经不调等卵巢内疾病;肝功能检查,这是为了预防病毒传染给孩子;ABO溶血检查,预防婴儿发生溶血症。

2.提前三个月补充叶酸

叶酸是预防宝宝出生缺陷的一种重要方式,准备怀孕的女性需要叶酸(包括天然叶酸和叶酸补充剂)。孕妇对叶酸的需求量比正常人高4倍。

3.不要抽烟喝酒

酒精会损坏生殖细胞,而且在卵子成熟的过程中,女性喝酒会影响卵子的发育,因此,如果准备怀孕的话,那么女性朋友最好不要喝酒,可以在停止喝酒一个月之后再怀孕。抽烟也是有害的,长期吸烟会对卵巢带来不好的影响,同时会影响卵子的质量。

4.治好妇科病

大多数结婚的女士都有妇科病,在准备要孩子前,应该尽可能的治好,否则会影响怀孕的,特别是宫颈疾病,要去正规的.医院诊治。

5.注意休息

现在的女性基本上都是上班族,工作压力很大,若是想怀孕的话需要适当减少工作,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同时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会打乱荷尔蒙分泌,影响怀孕。可以试着练习瑜伽,这样既能减压也能锻炼身体。

6.注意排卵期

女性在排卵期是最容易受孕的,所谓排卵期就是指下次月经来临之前的14天时间。而排卵期和月经周期是否规律有关,若是月经周期不规律,应该及时调整。女性朋友可以做一张排卵周期表,并通过排卵试纸和体温计记录什么时候是最佳的受孕时间。

7.预防感冒、谨慎用药

在备孕期间要多注意天气,适当的增减衣物,适当的增加锻炼,这样有利于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以防怀孕时胎儿产生畸形。如果不小心感冒的话先不要急着吃药,药物也是造成胎儿畸形的一大原因,它们能通过胎盘直接影响到胎儿。感冒不严重的话先试着多喝点热水,多休息,如果感冒长时间不见好转的话也不要拖,及时就医并明确告诉医生你现在正在备孕中或者已经怀孕,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酌情治疗。

备孕期,男女双方有什么注意事项?

想要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准爸妈们应该从怀孕前就开始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在怀孕前的准备过程中,要注意男女双方的准备事项各有不同,各有重点之分,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备孕期,男女双方都有什么注意事项。

一、女士篇

1.填补叶酸片。在备孕的前三个月就开始内服叶酸,每日0.4~0.8mg

2.回绝咖啡碱。摄取太多咖啡碱会阻拦铁的消化吸收,与此同时,也会提升胎死宫腔内的风险性。因此尽量戒除现磨咖啡、茶、可口可乐等含咖啡碱的饮品。

3.挑选营养食品。每日尽量多吃水果和蔬菜、很多谷类及其含有钙元素的食品类,还可以选用一些女士孕前调理的商品。

4.维持乐观的心态,充足的睡眠,尽可能保证心情愉快。

二、男士篇

1.道别酒烟和药品。抽烟和冰毒会致使小产、早产儿和低重量出世儿。抽烟很有可能会危害生殖系统工作能力和男人精子总数。

2.少触碰或不接触不良现象自然环境和成分,如铅、汞、化肥、射线、无线电波等。

3.保持稳定心态、留意膳食结构和合理安排时间。

4.挑选营养食品。每日尽量多吃水果和蔬菜。

三、男女孕前共同准备

1、必需的婚前体检:完婚以前,双方均需到特定的大医院开展全方位的检查身体,以掌握彼此家族中有没有遗传疾病,掌握彼此的泌尿系统以及它系统软件有没有出现异常,还要做一些实验室检查和独特查验,为结婚后创造做第一步的提前准备。

2、挑选最佳生育年龄:女士最佳生育年龄为25-30周岁以上,另一半年纪为27-35周岁以上。女士30周岁以上之后,卵细胞逐渐衰老,在开展减数分裂的时候会发生瓦解不全的失真;男人的精子在40岁之前也逐渐衰老,因此孕产妇应在最佳生育年龄怀孕。

3、孕前调理身体的商品对男生和女生内部泌尿系统有较大的调养功效,与此同时还可以找一些有关书本看来下,书籍里的工作经验具体指导令人可以少走很多弯道。

关于男女备孕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和男女备孕需要做些什么准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男女备孕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特别声明:
1.本文由泰国康民医院中国办事处生育力保育中心整理的文章,包括原创、翻译、改编、转载等内容,版权一律归原作者以及出版单位所有;
2.如果作者已经单独授权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同意本站转载的文章,我们将在收到来信的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请提供您的版权相关证明);
3.本站涉及病症、医学诊疗、药物内容时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医治和用药依据,具体请在执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操作和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