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子宫肉瘤的治疗原则,以及子宫肉瘤的治疗原则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试管流程:
- 1、子宫肉瘤
- 2、产后子宫肉瘤
- 3、什么是子宫肉瘤?
- 4、子宫肉瘤症状 这样治疗你知道吗
- 5、子宫肉瘤简介
- 6、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子宫肉瘤
子宫肉瘤是少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易与子宫肌瘤混淆。子宫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
子宫肉瘤是什么
子宫肉瘤是什么?子宫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子宫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3%,恶性程度高,且有早期远处转移的倾向,预后差。目前,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无统一说法,可能与月经初潮、年龄、是否生育、肥胖等因素有关。
子宫肉瘤主要分为子宫平滑肌肉瘤、恶性苗勒管混合瘤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3种病理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平滑肌肉瘤。
子宫肉瘤与常见的子宫肌瘤症状相似。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排液、腹痛,部分患者因为子宫增大,可在腹部扪及包块以及出现排尿、排便的异常。由于症状无特殊性,容易被忽视。经阴道彩超、盆腔核磁共振等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最终确诊需靠手术标本的病理诊断。
子宫肉瘤的类型
子宫肉瘤根据不同的组织发生来源,主要有三种类型:
1、子宫平滑肌肉瘤: 占子宫肉瘤的30%。原发性平滑肌肉瘤发生自子宫肌壁或肌壁间血管壁的平滑肌组织,继发性平滑肌肉瘤为原已存在的平滑肌瘤恶变。肌瘤恶变常自肌瘤中心部分开始,向周围扩展直到整个肌瘤发展为肉瘤,往往侵及包膜。
2、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肿瘤来自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占子宫肉瘤15%。分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两种。
3、恶性混合型苗勒氏管肿瘤: 含癌及肉瘤两种成分,又称癌肉瘤,占子宫肉瘤的40%-50%。肉瘤为子宫的异源成分,如横纹肌、骨、软骨、脂肪等组织。肿瘤的恶性程度很高,多见于绝经后女性。
子宫肉瘤的症状
子宫肉瘤的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出现以下症状表现:
1、阴道不规则流血: 这种情况较为常见,流血量多少不等。
2、腹痛: 肉瘤生长快,子宫迅速增大或瘤内出血、坏死、子宫肌壁破裂引起急性腹痛。
3、腹部包块: 腹部出现包块,且包块迅速增大。
4、压迫症状及其他: 患者可有膀胱或直肠受压症状,出现尿频、尿急、尿潴留、大便困难等情况。晚期患者全身消瘦,伴有贫血,出现低热或肺、脑转移等相应症状。宫颈肉瘤或肿瘤自宫腔脱垂至阴道内,常有大量恶臭分泌物。
子宫肉瘤的检查
子宫肉瘤患者体征:子宫增大,外形不规则;宫颈口有息肉或肌瘤样肿块,呈紫红色,极易出血;继发感染后有坏死及脓性分泌物。晚期肉瘤可累及盆侧壁,子宫固定不活动,可转移至肠管及腹腔,但腹水少见。
因子宫肉瘤临床表现于子宫肌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相似,术前诊断较困难。对绝经后妇女及幼女的宫颈赘生物、迅速长大伴疼痛的子宫肌瘤均应考虑有无肉瘤可能。辅助诊断可选用阴道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等。确诊依据为组织病理学检查。
子宫肉瘤的治疗
子宫肉瘤的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Ⅰ期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或活检,进行手术病理分期。宫颈肉瘤Ⅱ期、癌肉瘤应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必要时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或活检。
根据病情早晚,术后加用化疗或放疗有可能提高疗效。目前对肉瘤化疗效果较好的药物有顺铂、阿霉素、异环磷酰胺等,常用三药联合方案。
恶性混合型苗勒氏管肿瘤和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对放疗较敏感。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含雌孕激素受体,对孕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常用甲羟孕酮或甲地孕酮,以大剂量、高效为宜。
子宫肉瘤的影响
子宫的复发率高,预后差,5年生存率20%-30%。预后与肉瘤类型、恶性程度、肿瘤分期、有无血管、淋巴转移及治疗方法的选用有关。继发性子宫平滑肌肉瘤及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后相对较好;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恶性混合性苗勒氏管肿瘤预后差。
子宫肉瘤的预防
1、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以及早发现病症。
2、如果患有阴道炎或宫颈糜烂等妇科疾病的女性,一定要积极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3、讲究性生活卫生。在和伴侣进行性生活前,应先进行生殖器的清洁。若无怀孕打算,应佩戴好安全套,或采取其他避孕措施,以免造成意外怀孕而进行人工流产,伤及子宫。
子宫肉瘤的饮食
1、银耳藕粉汤
食材:银耳25克,藕粉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银耳泡发后加适量冰糖炖烂,入藕粉冲服。
功效:有清热润燥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月经量多、血色鲜红者。
2、二鲜汤
食材:鲜藕120克切片,鲜茅根120克切碎。
做法:鲜藕切片,鲜茅根切碎,用水煮汁当茶饮。
功效:滋阴凉血,祛淤止血。适用于月经量多,血热淤阻型患者。
3、消瘤蛋
食材:鸡蛋2个、中药壁虎5只、莪术9克,水400克。
做法:上述食材和水共煮,待蛋熟后剥皮再煮,弃药食蛋,每晚服1次。
功效:散结止痛,祛风定惊。适合气滞血淤型患者。
产后子宫肉瘤
子宫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子宫间质、子宫内组织或子宫外组织。发病率大约在20%-40%,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产后妇女也多见。治疗产后子宫肉瘤是首选手术治疗,再进行放疗或化疗。
子宫肉瘤是什么
1、子宫肉瘤是一组起源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子宫间质、子宫内组织或子宫外组织的恶性肿瘤。组织学起源多是子宫肌层,亦可是肌层内结缔组织或子宫内膜的结缔组织。发病率大约在20%-40%左右,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肉瘤可见于子宫各个部位,宫体部远较宫颈部常见约为15:1。子宫肉瘤占子宫恶性肿瘤的2-5%,好发年龄为50岁左右,而宫颈葡萄状肉瘤多见于幼女。因早期无特异症状,故术前诊断率仅30-39%。
2、子宫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的女性生殖器肿瘤。原发性子宫肉瘤较少见,宫颈肉瘤较宫体肉瘤更少见。继发性子宫肉瘤系由子宫肌瘤恶变而来。原发性子宫肉瘤的组织学分类复杂,简要分类为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恶性苗勒管混合瘤(也有称为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或癌肉瘤者)、腺肉瘤及其他肉瘤类(包括横纹肌、骨、软骨、脂肪等异源成分来源的肉瘤和血管、淋巴来源的肉瘤等)。
产后子宫肉瘤的原因
1、病因
子宫肉瘤临床发病率低,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有人从组织发生学上认为与胚胎细胞残留和间质细胞化生有关,但还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此推断。
2、病理
子宫平滑肌肉瘤在中国是最常见的子宫肉瘤 ,约占为子宫平滑肌瘤的0.64%,占子宫肉瘤的45%左右。主要来自子宫肌层或子宫血管壁平滑肌纤维,易发生盆腔血管、淋巴结或肺转移。肉眼见肉瘤呈弥漫性生长,与子宫肌层无明显界限。若为肌瘤肉瘤变则从中心开始向周围扩散。剖面失去漩涡状结构,常呈均匀一片或鱼肉状。色灰黄或黄白相间,半数以上见出血坏死。镜下见平滑肌细胞增生,细胞大小不一,排列紊乱,核异型性,染色质多、深染且分布不均,核仁明显有多核巨细胞。
产后子宫肉瘤的症状
1、阴道异常出血
为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异常或绝经后阴道流血。
2、腹部包块
多见于子宫肌瘤肉瘤变者;包块迅速增大,若肉瘤向阴道内生长、常感阴道内有块物突出。子宫常增大,外形不规则,质地偏软。
3、腹痛
亦是较常见的症状由于肌瘤迅速生长令患者腹部胀痛或隐痛。
4、阴道分泌物增多
可为浆液性、血性或白色,合并有感染时可为脓性、恶臭。
5、若肿瘤较大
可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刺激症状,压迫静脉可出现下肢水肿。
6、晚期患者
可有消瘦、贫血、发热、全身衰竭、盆腔包块浸润盆壁,固定不能活动。
产后子宫肉瘤怎么治疗
1、手术治疗
子宫肉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单纯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是其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但关具体术式仍然存在一些争议,主要体现在是否可以保留卵巢、淋巴结切除有何临床意义、是否必须行淋巴结切除以及肿瘤细胞减灭术在晚期病变中的作用等方面。
(1)子宫平滑肌肉瘤手术切除是被证明具有治愈价值的惟一治疗方法。经典的手术范围包括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如果术中发现有子宫外病变,则需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2)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标准手术术式包括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有子宫外转移病变者应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对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双侧附件切除术已经成为标准手术的组成部分,因为雌激素可能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激动剂,具有刺激肿瘤生长的作用,可能增加肿瘤复发的风险。尽管如此,保留卵巢手术对早期患者生存的影响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3)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子宫外转移病变,预后差。手术范围为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推荐行盆腔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淋巴结转移是一个明显的预后影响因素,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预后明显差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4)子宫腺肉瘤子宫腺肉瘤是低度恶性潜能肿瘤,其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仅为5%。标准的手术术式为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与其他病理类型的子宫肉瘤比较,具有较好的预后。但是,该类肿瘤具有晚期局部复发的趋势,约20%的患者发生阴道、盆腔或腹腔复发,因此,患者需长期随访。
(5)子宫癌肉瘤其生物学行为高度恶性,具有癌与肉瘤的双重生物学行为特征,极易随淋巴与血循环发生子宫外转移,淋巴结转移率高达20%-38%,预后极差。新的手术分期标准与子宫内膜癌相同,手术术式为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以及转移病变切除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切除淋巴结的数量与患者的生存相关。
2、放射治疗
由于子宫肉瘤对放射线敏感性较低,文献报道,单独应用放疗很少有5年生存者。放疗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子宫混合性中胚层肉瘤的疗效比平滑肌肉瘤为佳。
3、化疗
许多细胞毒性抗癌药对子宫肉瘤的转移与复发有一定疗效。化疗药物可单用或联合,2012年NCCN指南推荐药物包括多柔比星,吉西他滨/多西紫杉醇,其他可选择的单药有达卡巴嗪、多西紫杉醇、表柔比星、吉西他滨、异环磷酰胺、脂质体阿霉素、紫杉醇、替莫唑胺等。激素治疗仅适用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包括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芳香酶抑制剂,GnRH拮抗剂,他莫昔芬。
产后子宫积脓的危害
1、造成输卵管、泌尿系、阴道感染:由于宫腔充满了带菌的脓液,可引起临近器官的继发感染,而输卵管、泌尿系统、阴道是感染好发的位置之一。
2、导致女性怀孕:宫腔积脓会破坏子宫内膜,引起月经量少,虽然有一定的怀孕可能,但由于子宫是胎儿的发育的温床,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也会导致难以怀孕,即使怀孕了也对胎儿不利。
3、导致宫腔粘连:任何引起子宫内膜破坏的因素都可引起子宫腔粘连,而子宫积脓如果治疗不彻底,很可能引起宫腔粘连。宫腔完全粘连者,可出现闭经,闭经时间可很长,用雌激素、孕激素治疗效果不佳。
产妇如何预防子宫积脓
1、加强对绝经后女性的卫生宣教工作,勤洗澡,勤换内衣,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2、适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保持心情舒畅,增强免疫能力。
4、围绝经期内取出宫内节育器,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5、每年例行常规妇科查体,产后妇女注意控制自身疾病如糖尿病等。
什么是子宫肉瘤?
子宫肉瘤较为少见,约占子宫恶性肿瘤的2%~6%,恶性程度很高。多见于绝经前后的妇女。其病因至今不明,有人报道子宫肉瘤与盆腔放疗有一定关系,多发生于放疗后10~20年,故放疗后子宫增大者,应警惕肉瘤之可能。另外子宫肉瘤有一部分是由子宫肌瘤恶变而来的。子宫肉瘤的早期症状常不明显,最常见的症状为不规则阴道出血,若肉瘤向宫腔生长且表面破溃、感染坏死,可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自阴道排除,有臭味。有的病人诉腹痛或下腹部包块迅速增大。绝经前后的妇女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同时发现子宫增大,绝经后妇女的肌瘤在短期内增大或伴不规则阴道流血者要想到子宫肌瘤恶变的可能。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B超、CT检查或进行分段诊断性刮宫,最后确诊要靠病理检查。一旦确诊子宫肉瘤后,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根据病情早晚,手术后可加用化疗或放疗。子宫肉瘤的5年生存率仅20%~30%,但子宫肌瘤恶变的肉瘤恶性程度一般较低。
子宫肉瘤症状 这样治疗你知道吗
5 若肿瘤较大
可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刺激症状,压迫静脉可出现下肢水肿;
6 晚期患者
可有消瘦、贫血、发热、全身衰竭、盆腔包块浸润盆壁,固定不能活动。
妇科检查:子宫明显增大,呈多个结节状,质软。如肉瘤从子宫腔脱出子宫颈口或阴道内,可见紫红色肿块,合并感染时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如为葡萄状肉瘤,子宫颈口或阴道内发现软、脆、易出血的肿瘤。
7 子宫肉瘤治疗 1.手术治疗
子宫肉瘤的治疗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单纯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是其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主要体现在是否可以保留卵巢,是否必须行淋巴结切除以及肿瘤细胞减灭术在晚期病变中的作用等方面。
(1)子宫平滑肌肉瘤手术切除是被证明具有治愈价值的惟一治疗方法。经典的手术范围包括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如果术中发现有子宫外病变,则需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2)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标准手术术式包括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有子宫外转移病变者应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对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双侧附件切除术已经成为标准手术的组成部分,因为雌激素可能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激动剂,具有刺激肿瘤生长的作用,可能增加肿瘤复发的风险。
尽管如此,保留卵巢手术对早期患者生存的影响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3)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子宫外转移病变,预后差。手术范围为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推荐行盆腔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淋巴结转移是一个明显的预后影响因素,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预后明显差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4)子宫腺肉瘤子宫腺肉瘤是低度恶性潜能肿瘤,其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仅为5%。标准的手术术式为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与其他病理类型的子宫肉瘤比较,具有较好的预后。
但是,该类肿瘤具有晚期局部复发的趋势,约20%的患者发生阴道、盆腔或腹腔复发,因此,患者需长期随访。
(5)子宫癌肉瘤其生物学行为高度恶性,具有癌与肉瘤的双重生物学行为特征,极易随淋巴与血循环发生子宫外转移,淋巴结转移率高达20%~38%,预后极差。
2.放射治疗
由于子宫肉瘤对放射线敏感性较低,文献报道,单独应用放疗很少有5年生存者。放疗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子宫混合性中胚层肉瘤的疗效比平滑肌肉瘤为佳。
3.化疗
许多细胞毒性抗癌药对子宫肉瘤的转移与复发有一定疗效。化疗药物可单用或联合,2012年NCCN指南推荐药物包括多柔比星,吉西他滨/多西紫杉醇,其他可选择的单药有达卡巴嗪、多西紫杉醇、表柔比星、吉西他滨、异环磷酰胺、脂质体阿霉素、紫杉醇、替莫唑胺等。
激素治疗仅适用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包括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芳香酶抑制剂,GnRH拮抗剂,他莫昔芬。
子宫肉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疾病分类 4 疾病概述 5 疾病描述 6 症状体征 7 疾病病因 8 诊断检查 9 治疗方案 附:
1 治疗子宫肉瘤的穴位
1 拼音
zǐ gōng ròu liú
2 英文参考
sara of uterus
3 疾病分类
妇产科
4 疾病概述
概述:子宫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的女性生殖器肿瘤。组织学起源多是子宫肌层,亦可是肌层内结缔组织或子宫内膜的结缔组织。肉瘤可见于子宫各个部位,宫体部远较宫颈部常见约为15:1。子宫肉瘤占子宫恶性肿瘤的2-5%,好发年龄为50岁左右,而宫颈葡萄状肉瘤多见于 *** 。因早期无特异症状,故术前诊断率仅30-39%。
症状体症:1. *** 异常出血;2.腹部包块;3.腹痛;4. *** 分泌物增多;5.若肿瘤较大,可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 *** 症状,压迫静脉可出现下肢浮肿;6.晚期患者可有消瘦、贫血、发热、全身衰竭、盆腔包块浸润盆壁,固定不能活动。
治疗原则:1.手术治疗为主;2.放射治疗:子宫肉瘤对放疗敏感度较低,但对较晚期患者术前放疗可提高切除率,术后放疗对预防局部复发有一定作用;3.化学治疗。
5 疾病描述
子宫肉瘤罕见,是恶性程度高的女性生殖器肿瘤,来源于子宫肌层或肌层内膜间质,占子宫恶性肿瘤的2%4%。好发于围绝经期妇女,多发年龄为50岁左右。
6 症状体征
早期症状不明显。最常见的症状是不规则 *** 流血,量或多或少,出血来自向宫腔生长的肿瘤表面溃破。若合并感染坏死,可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排出,内含组织碎片,味臭。患者常诉下腹部块物迅速增大,晚期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压迫周围组织,以致下腹痛、腰痛等。当肿瘤压迫直肠、膀胱时出现相关脏器压迫症状。癌肿转移腹膜或大网膜时出现血性腹水。晚期出现恶病质、消瘦、继发性贫血、发热等全身衰竭现象。妇科检查:子宫增大,质软,表面不规则。有时宫口扩张,宫口内见赘生物或经宫口向 *** 脱出的息肉样或葡萄状赘生物,呈暗红色,质脆,触之易出血。
7 疾病病因
1.子宫平滑肌肉瘤 最多见,约占45%,来自子宫肌层或子宫血管壁平滑肌纤维,也可由于宫肌瘤肉瘤变。易发生盆腔血管、淋巴结及肺转移。巨检见肉瘤呈弥漫性生长,与子宫肌层无明显界限。若为肌瘤肉瘤变常从中心开始向周围播散。剖面失去漩涡状结构,常呈均匀一片或鱼肉状。色灰黄或黄红相间,半数以上见出血坏死。镜下见平滑肌细胞增生,细胞大小不一,排列紊乱,核异型性,染色质多、深染且分布不均,核仁明显,有多核巨细胞,核分裂相5/10HP。许多学者认为核分裂相越多者预后越差(生存率:510/lOHP为42%;lO/lOHP为15%)。
2.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来自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两类:
(1)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少见。有宫旁组织转移倾向,较少发生淋巴、肺转移。巨检见子宫球状增大,有多发性颗粒样、小团状突起,质如橡皮富弹性,用镊夹起后能回缩,似拉橡皮筋感觉。剖面见子宫内膜层有息肉状肿块,黄色,表面光滑,切面均匀,无漩涡状排列。镜下见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侵入肌层肌束间,细胞浆少,细胞异型少,核分裂相少(10/10HP),细胞周围有网状纤维围绕,很少出血坏死。
(2)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少见。恶性程度较高。巨检见肿瘤起源于子宫内膜功能层,向腔内突起呈息肉状,质软,切面灰黄色,鱼肉状,局部有出血坏死,向肌层浸润。镜下见内膜间质细胞高度增生,腺体减少、消失。瘤细胞致密,圆形或纺锤状,核大,分裂相多(10/10HP),细胞异型程度不一。
3.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不少见。肿癌含肉瘤和癌两种成分,又称癌肉瘤。巨检见肿瘤从子宫内膜长出,向宫腔突出呈息肉样,多发性或分叶状,底部较宽或形成蒂状。晚期浸润周围组织。肿瘤质软,表面光滑。切面见小囊腔.内充满粘液,呈灰白或灰黄色。镜下见癌和肉瘤两种成分,并可见过渡形态。
8 诊断检查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应疑有子宫肉瘤的可能。对于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和多数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分段刮宫是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可确诊。因子宫肉瘤组织复杂,刮出组织太少易误诊为腺癌。有时取材不当仅刮出坏死组织可以误诊或漏诊。若肉瘤位于肌层内,尚未侵犯子宫内膜,单靠刮宫无法诊断。B型超声及CT等检查可协助诊断,但最后诊断必须根据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手术切除的子宫肌瘤标本也应逐个详细检查,有可疑时即作冰冻切片以确诊。子宫肉瘤易转移至肺部,故应常规行肺部x线摄片。
9 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应以手术为主。I期行子宫全切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宫颈肉瘤、子宫肉瘤Ⅱ期、癌肉瘤应行子宫根治术及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根据病情早晚,术后加用化疗或放疗有可能提高疗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对放疗较敏感。常用化疗是长春新堿(V)、放线菌素D(A)、环磷酰胺(C)药物联合应用,5日为一疗程,静脉注射,每4周重复一疗程。目前认为阿奇霉素治疗平滑肌肉瘤有效,顺铂、异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治疗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效果较好。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细胞含雌、孕激素受体,孕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
治疗子宫肉瘤的穴位
子宫穴
ngxué英文:zǐgōng;EXCA1概述:子宫为经外奇穴名(zǐgōngEXCA1)。出《备...
胸俞
文:胸俞指胸部第一侧线的腧穴。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参见胸俞十二穴:胸俞十二穴即俞府、或中、神...
气穴
孔穴,此穴在关元旁,为肾气藏聚之处,故名气穴。气穴主治肝肾,胎产,少腹部等疾患:如子宫虚寒,月经不...
胞门
,故名气穴。气穴主治肝肾,胎产,少腹部等疾患:如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崩漏,带下,不孕,堕...
子户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子宫肌瘤是发生于子宫平滑肌组织的良性肿瘤,也是妇女盆腔最常见的肿瘤。因为好发于35~50岁年龄组,医学研究认为肿瘤的发生与长期的、大量的雌激素刺激有关。因此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就由病人的年龄、生育要求、肿瘤的大小、部位及症状的严重程度、有无合并症和全身状况决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观察和随访:这种方法适合于年龄在40岁以上,月经量不多,病人无贫血表现,肌瘤增长缓慢,子宫体积小于妊娠3个月大小,做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确定无恶性改变,可以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并注意适当的休息和营养。在观察随访期间,肿瘤无明显增大,出血不严重者,等到更年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降低,肿瘤可以萎缩。
2.药物治疗:这种方法适用于病人接近绝经年龄,肿瘤不大,月经量稍多或身体有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可给予对抗雌激素的药物如雄激素治疗。方法是口服甲基睾丸素5毫克每天两次,连服20天,停药10天,下一个月同样治疗,可连用3个月。停药后观察。另外可用丙酸睾丸酮25毫克,每周肌肉注射两次,连用3个月,注意雄激素每月用量不超过300毫克,以免引起男性化。中医中药治疗子宫肌瘤也有一定的疗效。有些病人如果对应用雄激素有顾虑的话,可选用中药治疗。需要强调的是,进行药物治疗,也不要忘记定期到医院检查肿瘤对药物的反应,如果肿瘤不缩小反而增大,超过孕12周的子宫大小,还是及时手术为好。
3.手术治疗:如果子宫肌瘤较大,子宫增大超过妊娠三个月大小,或者出现压迫症状,如尿频、排尿困难、便秘;或者是子宫粘膜下肌瘤,虽然肌瘤不大,但患者月经量明显增多,贫血严重;或者是子宫肌瘤在短期内生长迅速,可疑恶变者,均应手术。手术的方式因病人的年龄和生育要求而定。如果年龄在35岁以下,未生育,肌瘤单发,可考虑行肌瘤挖除术。如果是粘膜下肌瘤而脱出于阴道内,可经阴道摘除肌瘤。对其他类型的肌瘤一般均采用全子宫切除术。术中根据病人的年龄决定卵巢的去留。一般认为,病人年龄大于50岁,可切除双侧卵巢。但现在也有学者认为只要卵巢正常,应给予保留,这对于病人术后的心理生理活动及预防骨质疏松和冠心病,均有益处。
哪些妇科疾病适合做盆腔B超检查
超声医学近年来迅速发展,尤其超声诊断,在临床的各类辅助诊断中,以其诊断率高,图像清晰,对人体无创伤及可以重复检查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但是盆腔B超不能代替医生的全面查体,盆腔B超正常不一定就没有妇科疾病,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B超检查。那么,哪些妇科疾病适合做B超检查?
1.子宫疾患:①子宫肌瘤:超声对子宫肌瘤诊断符合率高,国内外报道均达90%以上。②子宫肌腺症:结合妇产科检查,超声检查有典型图像特征者,即可诊断。③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主要依靠诊断性刮宫,即俗称的“清宫术”,但超声可作筛选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提示癌组织累及的范围。④子宫肉瘤:B超在子宫肉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方面有很大帮助。
2.卵巢疾患:①卵巢肿瘤的分类很复杂,据报道超声诊断卵巢良性肿瘤中,囊性的准确率为93%,实质性为80%,恶性为76.9%,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阴道B超,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更有助于卵巢肿瘤的诊断。②卵巢非赘生性囊肿:为一种特殊的囊性结构而非真的卵巢肿瘤,患者发现此种情况后,不必惊慌。一般此囊肿体积较小,B超显示直径在3~5厘米;多能自行?肖退,患者可定期到医院做B超。③巧克力囊肿:B超的诊断准确性达92%以上。
3.盆腔炎性肿块:盆腔炎为妇科的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超声对盆腔炎的诊断,虽无明显的特征性图像,但结合患者的病史和检查,超声检查可估计炎症的范围,同时对治疗效果的评价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输卵管妊娠:即俗称“宫外孕”,以往诊断输卵管妊娠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检查等,但随着阴道B超的发展,B超诊断率达80%~90%,提高了超声在输卵管妊娠中的诊断价值。
盆腔B超检查能否代替医生的双合诊检查
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双合诊,双合诊就是医生用一手的两指或一指插入阴道,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称为双合诊,也称阴道检查。双合诊是妇科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其目的是摸清阴道、宫颈、宫体、输卵管、卵巢、宫旁组织,以及盆腔内其他器官和组织是否有异常。显然,盆腔B超检查是不能代替医生的双合诊检查的,通过双合诊检查,有助于妇科疾病的诊断,例如:
1.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双合诊检查时可见阴道充血,脓性白带,宫颈充血,子宫有压痛,宫旁两侧压痛明显,有的在宫旁可触及炎性包块,再结合患者有发烧、腹痛、呕吐等,即能确诊。
2.宫颈癌:根据病史,有同床后阴道出血,异常白带,应做详细的双合诊检查,宫颈刮片为早期筛选宫颈癌普遍采用的方法,更年期妇女应定期参加妇女普查,每1~2年1次,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双合诊检查有助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为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3.卵巢肿瘤:通过双合诊检查,可以对鉴别卵巢良性、恶性肿瘤起到重要作用,卵巢良性肿瘤,其边界清楚,活动度好,多为囊性,质软,与子宫无粘连,无腹水,而卵巢恶性肿瘤,其边界不清,活动差,多为实性和半实性,表面高低不平,常伴有腹水,而B超仅能显示为卵巢肿物,不能对良性、恶性做出准确估计。
医生的双合诊在诊断妇科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盆腔B超只是一个辅助检查,它不能代替医生的双合诊检查。所以,做或不做B超要遵照医生的建议。在临床上,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病史,详细的双合诊检查,结合B超结果,才能对疾病做出准确无误的诊断。
关于子宫肉瘤的治疗原则和子宫肉瘤的治疗原则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1.本文由泰国康民医院中国办事处生育力保育中心整理的文章,包括原创、翻译、改编、转载等内容,版权一律归原作者以及出版单位所有;
2.如果作者已经单独授权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同意本站转载的文章,我们将在收到来信的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请提供您的版权相关证明);
3.本站涉及病症、医学诊疗、药物内容时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医治和用药依据,具体请在执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操作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