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子宫内膜癌要怎样查,以及子宫内膜癌怎么检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试管流程:
如何发现子宫内膜癌
如郑贺培何发现提早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表现有哪些?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平均发病年龄60岁,其中75%发生于50岁以上妇女,为了自己的健康,生活质量方面一定要重视起来,平时多保养好自己。
子宫内膜癌先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为很大一部分早期子宫内膜癌往往和常见妇科疾病一样,手术即可,不影响生活质量及寿命。所以子宫内膜癌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非常重要,这是和生命赛跑。
6大可发现子宫内膜癌检查
1、病史:子宫内膜癌多发生在老年妇女,绝经期延迟,或月经不规则,不孕少产,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更是高热人羣;若绝经后又有不规则 *** 流血或排液臭均应引起注意。对年轻喊唯患者有不规则 *** 流血者,也要慎重弄清其原因。如果出现 *** 排液及腹痛多已是晚期症状。
2、临牀检查:早期一般妇科检查多无所发现,子宫体不大,宫颈光滑,附件也无异常。疾病的晚期则子宫大于相应年龄,有的双合诊后指套沾有血性白带或附有腐崩的癌组织;有的则在宫颈口已可见到突出的息肉状肿物。
3、超声检查:子宫增厚,不规则增生,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在宫腔大小、位置、肌层浸润程度、肿瘤是否穿破子宫浆膜或是否累及宫颈管等有一定意义,对于病情有初步判断,为进一步检查选择提供参考。磁共振检查对于肌层浸润深度有较准确诊断。
4、诊断性刮宫:是常用的有价值诊断方法,将子宫内膜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可做确诊依据。
5、宫腔镜检查:宫腔镜下可查找癌肿部位、大小、界限,宫颈管有否受累等;对可疑病变行活检,有助于发现较小的或早期病变。
6、血CA125检查:有子宫外转移者,CA125会升高,有助于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
子宫内膜癌表现:
早期征象
1、异常子宫出血:最常见的是 *** 不规则流血,即时多时少淋漓不干净,开始出血量不多,随着病情的发展,出血量会增加,但大量出血者较少见。
没有绝经的病人可出现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量时多时少,断断续续;
已经绝经的人,出现 *** 流血,医学上称之为绝经后不规则 *** 流血的患者首先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2、异常白带:少数人会出现白带增多现象,早期可像淡血水样;晚期合并感染则可能出现脓血样排液,并有恶臭味。
晚期征象:
1、疼痛:一般子宫内膜癌不会引起疼痛的感觉,但晚期的人,侵犯了附近器官和神经,或者由于肿瘤大,产生了压迫症状,可能引起下腹痛、腰部、腿部、脚等部位疼痛。
2、晚期可出现消瘦、发烧:还可能出现全身无力、脸色苍白、贫血等现象,我们称之为恶液质。
子宫内膜癌如何早期发现
1、定期体检,每年一次,对于肥胖、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或者有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症家族史的人羣属于高危人羣。
2、长期口服他莫昔芬、雌激素或雌激素增高疾病史的人羣。更应定期拍物性子宫超声检查,注意有无异常 *** 流血表现。
3、40 岁以上妇女出现月经紊乱、 *** 不规则流血时要及时去医院看病,进行必要的检查,如阴超、诊断性刮宫等,排除子宫内膜癌。当然 40 岁以下的女性如果出现月经紊乱,不规则出血等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
子宫内膜癌怎么确诊
你好
根据你的问题描述,不知道你目前有哪些不适?是怀疑自己患有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又称为子宫体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镜下可分为腺癌、腺角化癌、鳞腺癌、透明细胞癌。
检查建议:1.细胞学检查
子宫内膜癌的阴道细胞学检查诊率比核伍宫颈癌低,其原因:①柱状上皮细胞不经常脱落;②脱落细胞通过颈管到达阴道时往往已溶解,变性,不易首席认;③有时颈管狭窄闭锁,,脱落细胞难于达到阴道。为了提高阳性诊断率,不少学者对采取标本的部位、方法进行了改进,加上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子宫呐膜癌的阳性诊断率也大大提高。
2.B超检查
子宫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在宫腔大枝迅小、位置、肌层浸润程度、肿瘤是否穿破子宫浆膜或是否累及宫颈管等有一定意义,其诊断符合率达79.3~81.82%。有报道,对45岁以上病人检查,并与宫腔镜检及活检对照,超声的准确率约为87%。另外,谢阳桂等行B超检查参照UICC分期方法,根据肿瘤部位、肌浸、宫旁及邻近器官受累情况,与手术探查和病理对照,其分期符合率达92.9%。B超为检查对患者无创作性及放射性损害,故它是子宫内膜癌的常规检查之一。尤其在了解肌层浸润及临床分期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3.诊断性刮宫
刮宫检查为确诊不可缺少的方法。不仅要明确是否为癌,还应明确癌的生长部位。如果为宫颈腺癌误诊为子宫内膜癌,而按一般子宫切除处理,显然不妥;若为子宫内膜癌而误作子宫颈腺癌处理,也非所宜。但镜检并不能区别子宫颈腺癌或子宫内膜癌。因此需要作分段诊刮。先用小刮匙刮取宫颈管内组织,再进入喧嚣腔刮取子宫两侧角及宫体前后壁组织,分别瓶装标明,送作病理检查。如内口遇害有阻力时可稍事扩张宫颈至5号。分段刮宫常在刮颈管时稍过深,将宫腔内容物误认为是宫颈管癌者;或子宫内膜癌垂入颈管,误认为是颈管癌或子宫体癌累及颈管;或原为宫颈管癌,癌组织过多,当小刮匙进入宫腔时,带入一点宫颈癌组织而误认宫颈癌变已达宫腔。各种情况皆表示病变已较晚,皆应按宫颈癌手术范围处理为妥。
4.宫腔镜检查
由于纤维光源的应用及膨宫剂的改时,这种很早停滞的技术近年再度发展。CO2气体膨宫,视野清晰,要备有流量计装置下,使用很安全。宫腔镜不仅可观察宫腔,而且又能观察颈管,尤其是显微宫腔,而且又能观察颈管,尤其是显微宫腔镜的应用,观察能更加细致。而近年研制的接触性宫腔镜,不需膨宫使检查更加简便和安全。宫腔镜下既可观察癌肿部位、大小、界限是局限性或弥散性,是外生型或内生型,及宫颈管有否受累等;对可疑病变行活检,有助于发现较小的或早期病变。宫腔镜猛氏此检查诊断内膜癌的准确性为94%,子宫内膜上皮瘤为92%。如果采用直接活检则准确率呆达100%。镜检时注意防止出血,感染、穿孔等并发症。
5.腹膜后淋巴造影
可明确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有否转移,以利于决定治疗方案。Ⅰ、Ⅱ期,盆腔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10.6%和36.5%。
6.CT扫描图像与磁共振成象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祝你健康!!!
子宫内膜癌怎么检查
子宫内膜癌怎么检查
子宫雹虚内膜癌怎么检查?子宫对于每个女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的子宫会出现问题,其中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下面我分享子宫内膜癌怎么检查,一起来看下吧。
子宫内膜癌怎么检查1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
1、阴道流血。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2、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
3、下腹疼痛及其他。若癌肿累及宫颈内口,可引起宫腔积液,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
子宫内膜癌怎么检查
1、病史及临床表现:对于绝经后阴道流血、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均应排除内膜癌再按良性疾病处理。
2、B超检查:经阴道B超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形状、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及深度,为临床诊断及处理提供参考。子宫内膜癌超声图像为子宫增大、宫腔内有实质不均回声区,或宫腔线消失,肌层内有不规则回声紊乱区等表现。彩色多普勒显像可见混杂的斑点状或棒状血流信号,流速高、方向不定;频谱分析为低阻抗血流频谱。
3、分段诊刮:是最常用源枯燃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分段诊刮的优点是能获得子宫内膜的组织标败粗本进行病理诊断,同时还能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管腺癌;也可明确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其他辅助诊断方法:如子宫颈管搔刮及子宫内膜活检、细胞学检查、宫腔镜检查、血清检查等。
子宫内膜癌怎么检查2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又称为子宫体癌,是指子宫内膜发生的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妇女好发。高发年龄为50岁~60岁,40岁以下者很少见。近此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与宫颈癌比较。已趋于接近甚至超过。
子宫内膜癌的自我诊断方法:
一、阴道排液
因腺癌生长于官腔内,感染机会较宫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晚期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有时排液可夹杂癌组织的`小碎片。如果宫颈腔积脓,造成发烧、腹痛、白血球增多。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
二、疼痛
通常不造成疼痛,所以女性一定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晚期癌瘤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造成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并向下肢及足部放射。癌灶侵犯宫颈,堵塞宫颈管引起宫腔积脓时,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
三、子宫出血
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极少为大量出血。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病人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就诊,即便医生亦往往疏忽。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病人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病人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
四、浑身症状
晚期病人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或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迫输尿管造成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或出现浑身症状,如贫血、发热、恶液质、浑身衰竭和消瘦等。
五、盆腔检查
早期无特殊,稍晚期子宫增大、饱满,官腔积脓时子宫显著增大并有囊性感,晚期宫旁可触及转移结节。
关于子宫内膜癌要怎样查和子宫内膜癌怎么检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1.本文由泰国康民医院中国办事处生育力保育中心整理的文章,包括原创、翻译、改编、转载等内容,版权一律归原作者以及出版单位所有;
2.如果作者已经单独授权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同意本站转载的文章,我们将在收到来信的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请提供您的版权相关证明);
3.本站涉及病症、医学诊疗、药物内容时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医治和用药依据,具体请在执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操作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