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妇女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评估卵巢的生殖功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卵巢储备评估。它是指对卵巢内能够生长发育到成熟阶段的卵子数量和质量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女性的潜在生育能力。
抗缪勒激素(AMH)是评价卵巢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准备试管婴儿的女性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临床价值,也是试管婴儿获得满意结局的关键因素之一。AMH的正常值在2-6.8ng/ml之间。如果AMH小于1.1,就需要多加注意,这可能是卵巢功能下降的信号。
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卵巢功能下降?
1、环境毒素
不良的环境因素会影响卵巢功能,而这些环境毒素往往被女性忽视,比如指甲油、沐浴露等化学物质;食品或腌制食品中的添加剂;与加热食品等接触的塑料制品。,都属于环境毒素,长期接触会影响卵巢功能。
2、压力不良
长期焦虑或压力,长期睡眠障碍,不仅使身体出现慢性疲劳,还会导致内分泌平衡系统紊乱,导致卵巢功能下降。
3、年龄因素
女性的卵子发育在出生后处于停滞状态。进入生殖期后,卵巢中停止的卵子分批“苏醒”,继续发育,直至成熟怀孕。所以体内等待时间越长,越容易受外界影响而不能正常发育,或者的等待期越长,导致细胞内能量消耗发育异常,导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4、疾病因素
各种卵巢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都会影响卵巢功能,如卵巢异常肿块、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
5、免疫因子
免疫功能障碍,或慢性炎症,也会影响卵巢储备功能,导致卵子异常成熟或卵子质量下降。
从以上因素我们知道,卵巢功能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卵巢功能异常会直接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卵巢功能下降对试管婴儿有什么影响?
如果卵巢功能良好,卵子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活跃起来。所以通过促排卵可以获得更多的卵子,从而形成更多的优质胚胎,提高试管成功率。卵巢功能不好。一般试管周期获得卵子数、受精率、最佳匹配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等都低于卵巢功能正常的患者。
卵巢功能差的人:
对常规促排卵方案反应低下或者无反应卵子数量少卵子质量差卵子受精率偏低胚胎质量偏差胚胎着床率偏低流产率增高试管婴儿整体成功率低。
如果你已经怀孕,正在准备试管婴儿,或者已经在接受试管婴儿治疗,那么首先要特别注意调节卵巢。
如何改善卵巢功能,提高试管成功率?
1、远离有毒环境
尽量避免接触潜在的不良因素,多选择新鲜的绿色食品,少吃外卖、腌制和含有添加剂的食品。
2、保持心情愉快
沉重的心理压力会影响内分泌,导致激素紊乱,威胁卵子健康,或引起排卵障碍和月经失调。所以,我们要避免负面情绪,争取时刻保持好心情,抽出时间做瑜伽或者户外运动,缓解压力。
3、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生活节奏,起居有常、劳逸结合;禁烟酒,也要避免自己处于长期的二手烟环境中;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碳酸饮料等;注意饮食规律,杜绝挑食、暴饮暴食、盲目节食等不良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4、适当运动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女性的身体素质,改善内分泌,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于保证卵子质量。
5、调整你的饮食
卵巢功能低下的女性,饮食要均衡,营养要合理,注意饮食调理。你应该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脂肪、胆固醇和盐的食物。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容易导致卵巢动脉硬化,卵巢萎缩变性;高盐饮食影响体液代谢,应避免。适当喝红酒抗氧化,坚持喝豆浆,都有利于卵泡发育。尽量吃温和湿润的食物,但要吃生冷辛辣的食物。
6、添加辅酶Q10
辅酶Q10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其结构类似于维生素K、维生素E和质体醌。能激活人体细胞的营养和细胞能量,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氧化、延缓衰老、增强人体活力的作用。其抗氧化作用可以提高精子和卵子的质量和活力,从而提高生育能力。
一般人体内的辅酶Q10在25-30岁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随着人类寿命和生活需求的延长,需要保持更长时间的精力和能量的旺盛供应。因此,需要补充辅酶Q10来提高能量的供给,从而增强线粒体的能量生成。
生殖领域的研究表明,补充辅酶Q10可有效改善卵细胞质量,可改善因卵巢功能减退而获得的卵子数量不足。可见,补充辅酶Q10对挽救卵巢功能低下是有帮助和有效的。
简单来说,卵子不好,就很难怀孕,试管成功率也会降低!服用辅酶Q10可以帮助女性做好怀孕准备,一定程度上提高试管成功率。
此外,氧化损伤是精子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精浆和精子中辅酶Q10的水平对男性生殖系统抗氧化损伤的能力有重要影响。外源性补充辅酶Q10也有利于改善不育患者的精子质量和生育能力,对男性不育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如何选择优质的辅酶Q10?
一般选择原则:一般建议咨询医生,选择医疗级的健康食品,吸收效率会更好。
1.本文由泰国康民医院中国办事处生育力保育中心整理的文章,包括原创、翻译、改编、转载等内容,版权一律归原作者以及出版单位所有;
2.如果作者已经单独授权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同意本站转载的文章,我们将在收到来信的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请提供您的版权相关证明);
3.本站涉及病症、医学诊疗、药物内容时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医治和用药依据,具体请在执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操作和使用。